秋来暑未消雨水多!秋季驾车隐患多,这份安全提示请收好
- admin
- 2025-09-13
- 出行攻略与工具
- 233浏览
- 0评论
秋来暑未尽
但暑热未散、雨水较多
而且俗话说“春困秋乏”
秋季驾车存在一些交通安全隐患
为保障群众安全畅通出行
[id_1650005194]
[id_447204309]
1、安全驾驶,防“秋乏”
俗话说春困秋乏
秋季行车时
驾驶人更容易感到困倦
[id_481830401]
事故往往就在一瞬间
疲劳驾驶有哪些危害
驾驶员困倦时,会显现出目光不清、腰背酸痛、行动笨拙、四肢肿胀或感觉力不从心、应对缓慢、思虑不周、心神不宁、情绪焦躁、性情急躁等状况。倘若仍旧执意开车,极有可能引发交通意外。疲倦驾驶的坏处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:
驾驶人处于轻微疲劳时,会出现换档不及时、不准确。
驾驶员在感到比较累的情况下,动作会显得迟缓,偶尔还会漏掉该做的步骤。
驾驶员在极度疲惫状态下,常常会无意识地做出动作,或者短暂地睡着,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完全无法掌控车子。
如何避免疲劳驾驶
安全最为重要,不可过度劳累驾驶,感到疲倦时不要勉强坚持,若有可能就小憩片刻,毕竟短暂的休息或许就能决定车上所有人的生死存亡。
累了就找些事情来打发时间,比如嚼点薄荷糖、口香糖、巧克力等让人精神的东西。
调节车厢内的温度,防止温度过高,避免增加困倦的感觉,可以使用车内的空调系统来降低温度。
开启收音设备,能够将音量调高一些,播放一些节奏明快的曲目,以便让自己保持警觉。
若车辆内尚有乘客,可与对方交谈,选取若干共同关注的话题进行简短交流,但需留意行驶状况,避免过度专注。
驾车期间,可在座舱内备上数瓶清凉油、樟脑油,当感到疲倦时,取少量涂抹于太阳穴和前额,能够起到振奋精神、消除困顿的效果。
2、检查车况,警惕车辆故障
车辆经过酷热的夏季运行后
驾驶人必须加强车辆全方位的
检查、维护
[id_460281054]
01
检查雾灯
秋天里,空气中的水汽变得密集,雾天变得频繁,这时候,雾灯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,我们在开车出门前,必须确认雾灯、尤其是后面的雾灯,能够正常工作,如果发现故障,请立刻去指定的修理点进行修理。
02
检查玻璃水和雨刮器
秋天水汽更盛,夜间露水易凝结,妨碍驾驶视线,出发前需确认雨刷能否正常工作,同时留意玻璃水是否充足,务必确保挡风玻璃干净无污渍,以便行车时观察清晰。
03
检查空调除雾功能
秋日里白昼与夜晚的气温差距明显,前挡风面易产生水汽凝结或结霜现象,这会妨碍驾驶时的视线,建议时常确认空调系统的防雾装置是否正常运作,在秋日除雾时应当采用暖风模式。
04
检查胎压
季节交替时,要关注轮胎内压的波动,秋季温度下降,轮胎内压需要适当增加,若自己无法准确判断,最好去维修点进行轮胎维护。
05
保持内饰清洁
秋季气候干燥,容易引发鼻炎,车辆经过夏天,灰尘容易积聚,尤其是脚踏垫、座椅和后备箱这些部位,在换季时必须彻底清洁,确保车内环境干净,这样可以降低自己和同乘人员患上鼻炎的可能性。
3、入秋多雾, 降速控拒亮尾
入秋多雾
夜间和清晨更易多发
在高速公路上、山区路段
临近大面积水域的路段
还会经常出现团雾现象
对安全行车影响极大
所以,雾霾天的安全驾驶常识
所有驾驶人一定要提前了解
牢记在心!
雾霾天的安全驾驶常识
01
正确使用灯光
空气质量差时驾车,需开启防雾灯、车头照明灯和轮廓灯,若视线距离不足百米,必须启动危险警示灯,切记不可使用远照灯,以免光线经雾气散射导致观察更不清晰。
02
保持低速行驶
依据能见度状况,应选取适宜的行车速度,确保有充裕的时间与空间用于采集路面状况、做出反应以及实施控制,通常情况下推荐使用以下速度:
100米<能见度<200米 车速≤60km/h
50米<能见度<100米 车速≤40km/h
能见度<50米 车速≤20km/h
03
保持安全车距
维持恰当的间隔是行车安全的关键,这样在遭遇紧急状况时,才有余地实施规避动作,避免发生碰撞事件。
100米<能见度<200米 车距>100米
50米<能见度<100米 车距>50米
能见度低于50米时,请迅速离开高速公路,在安全区域停靠,尽量减少外出活动。
04
尽量避免超车
空气质量差时,视线会变得模糊,难以看清来车和旁边车道的情况,因此要尽量不进行变道操作。通常,保持与前车一定的距离跟随行驶比较稳妥,不过要确保两车之间有足够的空间。
05
清除车窗雾气
秋冬季易出现雾霾,此时气温较低,车内容易起雾,需要立刻开启前后窗和后视镜的除雾装置,以便快速、清晰地了解前方视线和道路状况,防止盲目驾驶。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,以为其他车辆一定会遵守规则,浓雾中可能会有车辆突然停车,或者已经发生交通事故,亦或是错过出口而掉头的车辆。
4、雨季路滑, 注意交通安全
对于驾驶人来说
开车最怕的不是下雨天
而是由于下雨导致路面湿滑
引发行车危险
哪些路面易导致车轮打滑
弯道
转弯过程中,车身会承受向外甩的力道,同时如果地面有水,行驶速度较快,车子就非常容易发生横向移动。
积水路面
水渍削弱了轮胎同地面间的抓地效果,车辆在潮湿路段时倾向发生“打滑”。
泥泞路面
泥泞的路面在雨后、泥土尚未完全吸水时最为难行,这种情况下行车需要格外小心谨慎。
如何避免“水滑”?
雨天行车,降低车速。
要防止突然刹车,尽量控制车速,慢慢松开油门,保持方向盘稳定,等速度减慢。
猛踩刹车导致车辆失去平衡
由于雨天容易侧滑、刹车距离变长,适当拉大前后车距。
5、旅游佳季安全出行
很多人都会选择在秋天
出发去体会大自然的秋意浪漫
秋天快乐出游的同时
这些安全知识请记牢
秋季出游注意事项
出门前要留意天气状况和警示信息,尤其遇到大雨和强风天气,最好少出门,不要去地势低洼、易发生山体滑坡等危险的地方活动。
秋日里,白昼与夜晚的气温差别显著,时常出现雾气弥漫的情形,有时甚至浓重。这种天气状况下,视线范围变得狭窄,给驾车者带来不便,需要将行驶速度调慢,在必要时打开雾化照明设备和边界指示灯,同时要留意与前车之间的安全距离。
下雨天,尽量减少各类车辆外出,车辆尽量避开积水路段行驶,尽量不把车停在低洼地带;行走和驾车时,尽量远离河边、沟边、塘边、坑边、坎边和坡边,同时留意警示标志,确保安全通过。
在经过地质灾害点这类风险区域时,留意可能出现的落石、滑坡现象,务必依照警示牌的指引谨慎前行,以保障出行安全。
吉林交警提示
立秋虽已来,炎夏尚还在
聚会聚餐乐,酒驾驶不得
汛期多降雨,驾车勿冒险
行前多检查,一路皆平安
秋季驾车安全提示疲劳驾驶车况检查雨季路滑
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/出处外,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。若要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,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共创和谐网络环境。
转载请注明 : 文章转载自 » 途讯交通网 » 出行攻略与工具 » 秋来暑未消雨水多!秋季驾车隐患多,这份安全提示请收好